摘要:“1+2+3”的党支部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化解难题促进发展的保证。该机制解决了基层党支部建设与系部工作互融互通的问题,建立了支部党员教育培养选拔任命长效机制,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系部发展,成为基层党支部围绕党建促发展的有效抓手。
关键词:“1+2+3”工作机制;党支部;发展模式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探索建立一套规范可行可推广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模式也成为研究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引领﹒探索”为发展主题,以“院系﹒核心﹒发展”为目标,坚持“整体设计、系统管理、目标推进、品牌建设、示范领先”的工作思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贯彻“服务党员教育、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院发展、服务群众困难、服务支部建设”工作理念,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构建“四型五好”党支部。[2]
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13人,党员分布每个专业,实现了组织全覆盖。但是要想真正将党建工作融入每个专业、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达到党建工作与系部工作互通互融,我们还需要统筹谋划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于是我们提出了 “1+2+3”工作机制并探索了“三阶段”的党员培养。实践证明,这套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系部发展,成为教工党支部围绕党建促发展的有效抓手。
一、“1+2+3”工作机制提出的背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
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3]贯彻从严治党,更要延伸到基层党支部。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基层党组织,党支部只有通过加强自己的建设,才能有效发挥思想引领和组织核心作用,才能真正聚人心、促发展,激励全体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二)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4]要想办好教育就是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育人全过程,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党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而做好这一切的保证和关键就是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的党建带动支撑高校高质量发展。
(三)化解难题促进发展的保证
近年来,在不断努力探索中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围绕“以支部建设高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学院事业发展高质量”这条主线工作时发现,虽然我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规范动作”并抓好部署落实,但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规范管理轻方法创新的问题。支部建设上,我们能够明确建设标准要求,细化建设内容,但是缺少围绕党建抓系部发展的能力和手段,党建与系部中心工作互融互通的渠道没有完全打开,“两张皮”的现象仍旧存在。在党员培养中,只是停留在发展层面,缺乏教育培养选拔任命长效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设计一种有效的工作机制加以系统化的解决。
二、“1+2+3”工作机制的架构
“1+2+3”工作机制,1是核心,以支部书记为核心,2是在支部班子带领下,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3是三阶段培养,就是将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积极向组织靠拢的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按照发展程序优先发展到组织中来,再将组织中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党员教师配备到支委的岗位上培养锻炼,切实提高支部班子建设水平。
“1+2+3”工作机制是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的是党建、业务互融互通和党员教育培养选拔任命长效运行的问题。在这个工作机制下,我们突出的不再仅仅是大家的教师的身份而是党员、团员、工会会员的身份。每个人的隶属关系也从原来的专业、教研室转变为更加有组织的工会、团支部、党支部。通过三阶段的党员培养机制,对不同身份的教师的教育培养也实现了阶段性、常态化、闭环式运行。“1+2+3”工作机制的构建,使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引领工会建设的格局逐渐显现。系部的每一项中心工作也不再仅仅是业务工作,更是在党支部引领下的一项项攻坚克难项目任务。“1+2+3”工作机制较好实现了党建发展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以党支部书记为核心,党政工团发挥合力
以党支部书记为核心努力打造一套“团结、和谐、向上、奋进”的支委班子。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把握政治方向,以带头闯、敢担当的精神气魄团结带领支部全体成员积极围绕系部发展任务开展工作。支部各委员发挥具体带领作用。按照“1+2+3”工作机制实施要求,党支部各委员都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骨干,支部委员负责谋划实施,以项目带动的形式,带领师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这样不仅提高了支部委员的主动性和担当意识,也同时辐射全系师生。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有效激发了全系师生的向心力和积极性。同时,我们实施了网格化服务联系制度。系部所有的党员、青年团员、工会会员在支部支委中都有自己的联系人。这种做法一方面有效推动了党群联系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党在这些组织中的影响力、凝聚力。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结构,使得党的领导在基层实现了全覆盖,也使党支部真正成为了凝聚团员、会员、群众的核心,党政工团在系部事业发展中形成了合力。
(二)以支委班子为统领,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以支委班子为统领建立不同的“项目团队”完成系部发展任务。项目的选择可以是系部常态化的教育教学任务也可以是如“技能大赛”、“优质校建设”“品牌专业群建设”等阶段性重点完成的任务。每一个项目从确立到实施必须经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项目团队负责人至少有一人是支委委员。项目团队成员的组成打破师生界限、专业界限,按照项目实际需要组成,其中支部党员占比超过一半。这种组织结构有效促进了成员之间的沟通,使系部资源更加高效的配置和整合,支部党员的广泛参与也使得项目团队在把握方向、解决复杂问题上更加有力。党员的模范作用使整个项目团队重新焕发活力,更具凝聚力和斗志。
以支委班子为统领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可以发挥以下三个方面的引领作用:一是思想引领作用。在支委班子的统领下开展工作,可以有效的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引领全体师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有意识地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能力引领作用。项目团队这一概念的引入,使得团队成员之间不再仅仅是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更是一种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团结协作关系。为更好更快的促进项目的完成,成员之间互通有共同,带头人的能力引领和传帮带作用更加突出,有效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核心能力。三是示范引领作用。支部党员的积极参与使各个项目团队充满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面临困难时,支部党员勇于“亮身份、做表率”,树立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工作作风,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党员“三阶段”培养机制,充分激发支部活力
为更好地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的导向,“有层次”地培养人才梯队,突出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我们建立了党员“三阶段”的培养机制。
一是党组织主动关心和帮助系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的非党员业务骨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引导,将其中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又积极向组织靠拢的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教师按照发展程序优先发展到组织中来,从而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党支部党员的素质从源头上得到了提高。
二是支部强化对党员的培养。将组织中一方面业务工作能力强能够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又熟悉热爱党务工作的党员教师配备到支委的岗位上培养锻炼,从而打通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培养选拔渠道,切实提高了支部班子组织建设水平。
三是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围绕系部发展的任务向教育教学管理一线推荐输送党员骨干,在支部支委的引领下,党员的先进性示范性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使党员在工作锻炼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了系部党建和业务工作互融互通共同发展。
党员的“三阶段”培养机制使党员的教育、发展、培养、任用、输送实现了阶段性、常态化、闭环式运行,使系部党建与业务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提升了党员素质,促进全体党员“走前列、做表率、创一流”,真正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也充分激发了支部活力。
三、“1+2+3”工作机制的成效
“1+2+3”工作机制的构建和应用解决了以往工作中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党建全面引领下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有效运行,一方面达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真正贯穿渗透到系部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真正将全系师生的力量调动凝聚起来,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通的良好局面。
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教工党支部自“1+2+3”工作机制实施以来,以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支部全体党员“四个意识”得到有效增强。支部全体党员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系师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他们带动全系师生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完成系部重点任务,解决系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围绕系部发展中心议题,支部组织党员和非党员师生共同交流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建言,在支部带领下,力求把每一项议题议深议透,最大限度地把全体师生组织起来投身学院改革发展,有效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1+2+3”工作机制下,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班级、进支部紧随时政分专题进行形势政策宣讲活动,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团课,通过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确保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支部注重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师教育管理科研等各项工作中,打造教育管理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教育与科研的协调机制,教育内容与价值引导紧密结合,科研选题符合育人目标,实现教育计划和科研进度同频,教科研任务和管理、育人目标共振。此外,支部还通过党政联席会、学生评教反馈机制,改变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施学业导师等制度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争先创优氛围明显增强。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引导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党支部充分利用“三阶段”党员培养机制,层层做表率,人人做示范,在党支部发展中争当标兵、争做模范。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党支部先锋模范在前,标杆立影,教师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和师德标兵建设为标准,打造院级“十佳师德标兵”、党员先锋岗。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榜样、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1+2+3”工作机制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结起来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步步的完善。一是要进一步在把握“核心”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向纵深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在把握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通,互相促进发展这个“主线”上下功夫。以支部建设高质量引领促进事业发展高质量,以事业发展高质量保障提升支部建设高质量。三是要进一步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要在建设发展中找好发力点和创新点,在严格对标看齐的基础上勇于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工作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霞.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季志刚. 高校“三型”教工党支部建设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
[3]乐天中.准确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三重导向[J].理论与当代,2018(11):10-12.
[4]窦现金.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J].中国农村教育,2019(07):15-17.
本文系全国样板党支部、山东省标杆院系、山东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培育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