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动态>>正文
党建动态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沉浸式”劳动教育为学院发展提神、铸魂、升温

 

2020年05月02日 17:47 信息工程系宣 点击:[]

大众网教育&海报新闻讯(记者 路时川 通讯员 王晴晴 张传龙)5月1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一年一度的“劳动文化月”活动,劳动文化大学习、劳动大讲堂、劳动大展台、劳职大能手事迹推介、“五个一”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五大模块轮番登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活动由线下变成了线上,这场“云”端的劳动文化月,带着学生们云游校园,感受劳动文化不一样的魅力。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65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通过多层次的活动、纵深化的育人体系传承劳动基因,深化劳动教育。

 

传承:坚守历史选择 不改“劳动”底色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作为山东省劳动部门主管的一所学校,在65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从省劳动局济南工人技术学校,到劳动局机器制造学校,省劳动厅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省劳动局技工学校,一直到现在的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劳动”二字不仅仅是校名中的一个词,更是流淌在学院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既是学院的文化传统,更是劳职人的历史使命。

  这种劳动基因也融入到学院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在65年的发展过程中,学院以培育劳动技能人才、研究劳动科学、弘扬劳动精神为使命,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类为主体,电子信息类和现代服务类为两翼的专业布局。学院为山东省的一些职业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实习指导教师,为省内外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一线高技能人才,许多校友已成长为各级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对山东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遵守纪律、勇于奉献、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品质基本形成共识,“技术好、素质好、能力强”的特点,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也被省内媒体誉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对这种劳动基因,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韶明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这是体现一所学校个性的地方,就是我们学校区别于其它职业院校的地方,是劳职院培养人才的独家配方。“说到这里,王韶明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种基因就像是腌咸菜水的味道,腌的都是咸菜,一吃就知道这是济宁的玉堂酱菜,那是王致和的豆腐乳,一喝就知道这是衡水老白干,那是北京二锅头。让人一看我们的学生,就知道是劳职院毕业的学生,在学生身上打上劳职院的烙印。”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许明道指出:“对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传承劳动基因是学院办学历史的必然选择。弘扬劳动文化是办学历史赋予我们的优势,深化劳动教育更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使命。”

 

 提神:打造“劳动文化月”品牌 坚定师生劳动文化自信

  近几年,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文化氛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劳动文化月”系列活动。今年“劳动文化月”的规划和安排中,更加精准对接《意见》的对劳动教育的要求,通过多层次的活动深化劳动教育,弘扬劳动文化。

  今年的“劳动文化月”在延续往年的劳动大讲堂、劳动大展台、劳职大能手事迹推介的规定动作基础上,增加了“劳动文化大学习”和“‘五个一’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模块。增加的两个模块精准对接了《意见》中提到的广泛开展劳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劳动价值取向的目标。《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爱林介绍说:“劳动文化大学习、劳动大讲堂聚焦劳动价值取向,劳动大展台聚焦专业技能展示和创新创业教育,劳职大能手聚焦劳动精神面貌。“五个一”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则覆盖了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劳动类型。“劳动文化月”的整体设计体现出高校劳动教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三位一体的特点和要求。”

  通过“劳动文化月”系列活动,坚定学院师生的文化自信,提振学院发展的精气神,凝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

 

 

 

关闭